
朋友突然問我:生產過程中,過程檢驗某個指標超警戒線了,你們車間停不停?
我:要看具體是哪個指標了?要是灌裝量壓線了,不停!
朋友:要是含量超下警戒線了呢?
我:含量超下警戒線,一般很少發(fā)生,偶爾一次,就做個評估,有效期內是否能保證含量依然合格,能的話,也就放行了!
朋友:我們也沒說不放行,就說需要分析一下,車間主任都不搭理我們,直接安排車間繼續(xù)下一步。還說老板著急要貨!耽誤了生產,自己去跟老板解釋!把我們主管給氣的。。。
我:從法規(guī)的角度,車間主任也沒錯,"警戒"二字雖然亮眼,但它本身就是合格呀!
朋友:可警戒線不就是預防嗎?
我:是預防,但不一定要糾正,超線了,可以在近期增加觀測頻次、加大抽樣數量等等。有的企業(yè)劃分的比較細,警戒線(采取預防措施)、行動線(采取糾正措施)、規(guī)格線(不合格),警戒線并不可怕。另外,你家車間主任應該干了很多年吧?
朋友:對,15年了。
我:都15年了,你就更不用擔心了,我想你們主任敢直接決策進行下一步,是因為對產品的性能太熟悉了,可能他心里清楚,即使壓警戒下限,也不影響產品有效期,所以才敢不搭理你們。
朋友:其實壓警戒下限這事,我們主管雖然不高興車間主任的做法,但也認可了,最讓他生氣的是另一個產品,我們現(xiàn)場抽檢,發(fā)現(xiàn)分裝、封完口的鋁塑板有空粒(當然了,也不多),主管讓車間挑一遍,把有空粒的返工??绍囬g主任根本不搭理我們主管,干完分裝就安排外包了。還硬氣的懟我們主管:外包的時候,我們看見了,就挑出來了,就算看不見,這也不是大事,客戶有需求,給他換貨或者退款就行了。把我們主管給氣的呀。。。
我:哈哈。
朋友:我們生產總監(jiān)更牛,有一次,我們成品檢驗含量不合格,反饋給生產,生產總監(jiān)連結果都不看,就一句"不可能不合格,如果不合格,就是你們檢驗的問題,你們自己查原因吧"。
我:那你們大領導呢?不出來周旋嗎?
朋友:周旋了,但生產總監(jiān)堅持自己生產的產品不可能不合格,還放話"咱們雙方現(xiàn)場取樣,送第三方檢驗。要是不合格,所有的損失我們生產全部承擔;要是合格,檢測費用你們質量部承擔,并且給我們道歉",直接給我們大領導氣到老板辦公室哭了一下午。
我:哈哈,那最后結果呢?
朋友:當然是兩邊勸和了,最后公司出錢送外檢,檢測結果壓線合格。算是跟生產打了一個平手。
其實朋友家的這些事,我也有所體會,好像越大的公司,生產的話語權也越大。幾年前我就職于一家上市企業(yè)(一萬多人),生產的話語權雖然大不過質量副總,但車間主任們,每次看到我們這些主管、副經理都是一副"他們啊,啥也不懂"的樣子。
但你說他們不守規(guī)矩吧,他們對車間的管理也挺嚴,甚至有些時候讓你覺得"還很負責任"。我們注塑車間主任,每天七點半準時到車間,從頭到尾走一遍,把今天用到的設備開機、預運行,然后去食堂吃飯。飯吃完,也八點了,該上班了,工人們來了,機器也預熱了,可以直接開工了。
所以說,一個企業(yè)是質量地位高還是生產地位高?也許跟兩個部門的行事作風有很大的關系,每個企業(yè)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就像之前平臺推送過的一篇文章《被尊重的現(xiàn)場QA有多爽》,那篇文章分享的幾個案例,都是QA用以身作則換來了尊重。排除職場上人性的惡,我一直都覺得,部門之間的和睦相處、協(xié)同共進,本就來自相互體諒和尊重。最后,也祝愿我們每一個質量人都能被尊重!
作者簡介:今夏,多年從事醫(yī)藥質量法規(guī)和生產現(xiàn)場監(jiān)督指導工作,指導大量企業(yè)成功完成多款產品的注冊申報和體系考核,具有扎實的質量法規(guī)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熟悉《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等QMS系列標準。期間通過了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聘任了中級工程師。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