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凋亡對所有后生動物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BCL-2 家族蛋白 BAX 調(diào)節(jié)線粒體通透性。在正常細胞中,BAX 主要以單體形式存在于細胞質中。其 C 端螺旋 α9 占據(jù)由螺旋α3-α5 形成的疏水凹槽。在細胞凋亡過程中,BAX 會被諸如截短型 BID(tBID)之類的僅含 BH3 結構域的蛋白激活,并轉移到線粒體外膜(MOM)。BAX 與膜結合后會進一步經(jīng)歷激活步驟,包括 α1 螺旋的解離、閂鎖(α6-α8)與核心區(qū)域(α2-α5)的分離以及核心區(qū)域的二聚化。由此產(chǎn)生的活化 BAX 低聚物使線粒體外膜通透性增加,從而釋放出促凋亡因子,例如細胞色素 c(Cyt c)。
與所有其他形成孔道的蛋白質不同,活化的 BAX 寡聚體呈現(xiàn)出大小各異且形狀不規(guī)則的形態(tài),表現(xiàn)為弧形、線狀和環(huán)狀,每一種形態(tài)都有能力使線粒體外膜通透化。迄今為止,尚未有關于 BAX 寡聚體的原子結構的報道。尚不清楚形成一定大小的孔道需要多少個 BAX 分子。BAX 寡聚體在大小和形狀上具有非凡的靈活性,其分子基礎仍不清楚。
2025 年 6 月 26 日,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施一公院士團隊(清華大學張穎、田露、西湖實驗室黃高興宇、西湖大學葛霄飛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黃高興宇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Science 上發(fā)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BAX pore formation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揭示了 BAX 各種寡聚體的組裝原理,為 BAX 介導的線粒體外膜通透性提供了結構基礎。

為了弄清楚 BAX 介導的線粒體外膜通透性轉換機制,研究團隊嘗試確定活化 BAX 寡聚體的結構。為便于結構研究,研究團隊純化了重組人 BAX 蛋白,并通過基于脂質體的細胞色素 c 釋放實驗確認了其膜通透活性。
為了獲得活化的 BAX 寡聚體,研究團隊在人胚腎 293F 細胞中過表達 BAX 蛋白?;罨?BAX 寡聚體經(jīng)去污劑提取并純化,用于單顆粒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分析。
在細胞凋亡過程中,細胞質中的 BAX 蛋白單體被轉運至線粒體,使線粒體外膜通透性增加。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確定了 BAX 二聚體的二聚體是其各種寡聚形式(弧形、線形和環(huán)形)的基本重復結構單元。
分辨率為 3.2 埃的冷凍電鏡下 BAX 重復單元的結構揭示了二聚體內(nèi)部及二聚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突出的 α9 對將重復單元端到端堆疊,形成了線形、弧形、多邊形和環(huán)形。研究團隊對分別由 16、20、24 和 28 個 BAX 單體組成的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和七邊形進行了結構表征。BAX 亞基間界面的錯義突變會損害孔道形成,并削弱其促凋亡功能。

活化 BAX 寡聚體的冷凍電鏡結構
這些研究結果闡明了活化的 BAX 寡聚體是如何使線粒體外膜(MOM)通透化(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如何使其破裂的),還解釋了 BAX 寡聚體的多種不同形態(tài)(弧形、線形和環(huán)形)是如何由相同的重復單元組裝而成的。
論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v4314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