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偶聯(lián)藥物(ADC)是一種兼具抗體藥物精準靶向和小分子細胞毒 藥物高效殺傷優(yōu)勢的組合藥物,被業(yè)界形象比喻為“生物導 彈”。ADC藥物分子包括抗體、linker、小分子細胞毒素三個結構模塊。其作用原理是通過抗體部分特異性結合靶細胞表位的抗原,將高活性細胞毒 藥物運送到靶細胞內,釋放細胞毒 藥物,干擾細胞分裂,從而達到殺死腫瘤細胞的目的。

ADC藥物作用機理
圖片來源:Antibody–Drug Conjugates for Cancer Therapy,Adam等
1900年,Paul Ehrlich首次提出ADC藥物概念,但是受限于其合成需要較高的技術門檻以及特異性抗原的發(fā)現(xiàn)難度大等技術難題,ADC長期停留在理論層面。直到2000年,F(xiàn)DA首次批準輝瑞的ADC藥物Mylotarg(吉妥珠單抗)用于治療復發(fā)性且不適用于化療的CD33+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老年患者,標志著ADC時代的開始。
不過由于具有較強的肝 臟毒 性,Mylotarg于2010年自愿退市。隨后,輝瑞補充更新了臨床數(shù)據(jù),對用藥方案也進行了相應調整,最終于2017年,Mylotarg重新獲批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Mylotarg獲批上市后的十年間,全球沒有新的ADC藥物上市。直到2011年,Seagen的第二代ADC藥物Adcetris獲批,用于治療霍奇金淋巴瘤(HL)和系統(tǒng)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sALCL),十年的沉寂才被打破。2013年,羅氏的Kadcyla(恩美曲妥珠單抗,T-DM1)獲批上市,用于治療HER2+乳腺癌,標志著ADC藥物研發(fā)技術真正成熟并取得商業(yè)化成功。
此后隨著制藥行業(yè)在靶點研究、毒 性小分子、單抗藥物等方面的不斷進步,ADC迎來快速發(fā)展期。2019年以來,ADC獲批數(shù)量遠超以往。至今,全球已有15款ADC藥物獲批上市。
表1:全球已獲批上市ADC

數(shù)據(jù)來源:藥智數(shù)據(jù)、企業(yè)公告等公開資料
在中國市場,自NMPA批準首 款ADC藥物 Kadcyla 后,國內ADC藥物市場于2020年開始迅猛增長。2021年,我國首 個原創(chuàng)性ADC藥物維迪西妥單抗(RC48,愛地希)獲NMPA批準上市,標志著中國ADC商業(yè)化元年的到來。
截至目前已有7款ADC藥物獲得NMPA上市批準,分別是羅氏的Kadcyla(恩美曲妥珠單抗)、Polivy(維泊妥珠單抗),Seagen/武田制藥的Adcetris(維布妥昔單抗),輝瑞的Besponsa(奧加伊妥珠單抗),吉利德的Trodelvy(戈沙妥珠單抗),阿斯利康/第一三共制藥的Enhertu(德曲妥珠單抗),以及本土企業(yè)榮昌生物的愛地希。
在研藥物方面,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目前全球共有400余個ADC在研藥物,其中進入臨床階段的超過200個。國內共有170余個ADC在研藥物,其中進入臨床階段的近60個。ADC已成為中國差異化新藥研發(fā)的關鍵領域,那么中國具有代表性的ADC企業(yè)有哪些,其管線布局如何?
榮昌生物
榮昌生物是我國ADC藥物研發(fā)的排頭兵。其自主研發(fā)的HER2 ADC藥物RC48于2021年獲NMPA批準上市,用于HER2過表達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的治療,是中國制藥企業(yè)自研的首 個ADC上市藥物。
RC48由重組人源化HER2單抗Disitamab與MMAE通過半胱氨酸和可裂解的連接子組成。在適應癥的選擇上,RC48覆蓋了胃癌,乳腺癌、尿路上皮癌等適應癥。這種廣覆蓋的申報策略凸顯了公司的智慧。
除了RC48,榮昌生物管線中還有間皮素(MSLN)ADC RC88、c-Met ADC RC108,以及Claudin18.2 ADC RC118等。其中間皮素作為一種熱門靶點,在間皮瘤、卵巢癌、肺腺癌、胰 腺癌等多種實體瘤中高表達。而全球范圍內目前僅有4款靶向MSLN的ADC藥物進入臨床,暫未形成激烈競爭局面,有巨大市場待挖掘。
在技術平臺上,榮昌生物是少數(shù)擁有涵蓋ADC開發(fā)及生產全過程的ADC平臺生物制藥公司。其不僅具備ADC連接子及載荷優(yōu)化的篩選、專有橋接偶聯(lián)技術,還具備連接子、載荷等的GMP合成與生產。因此,無論從ADC技術的專注程度、管線產品數(shù)量,還是科研成果來看,榮昌生物都占據(jù)著優(yōu)勢。

榮昌生物研發(fā)管線
圖片來源:榮昌生物官網
多禧生物
多禧生物是國內ADC產品布局最多的企業(yè)之一,其建立了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ADC藥物研發(fā)平臺,涵蓋50余種新型智能化連接子(包括定點偶聯(lián)),并在多種機制小分子細胞毒 藥物領域進行開發(fā)和挖掘,形成了5大類不同機理的細胞毒素分子:抗微管蛋白Tubulysin類、RNA聚合酶抑制劑Amanitin類、DNA小溝槽結合分子PBD類、拓撲酶I抑制劑Camptothecin類和DNA烷基化分子Duocarmycin類。
在研產品中,DX126-262是多禧生物臨床進展最快的一款HER2 ADC,其選用新一代微管蛋白抑制劑Tubulysin B類似物作為偶聯(lián)的活性分子。與DM1和MMAE等常規(guī)ADC高活性分子相比,Tubulysin B具有更強的抗癌活性,更優(yōu)的殺傷耐藥腫瘤細胞特性。另外,DX126-262比其他ADC藥物具有更大的治療窗口。
此外,多禧生物的MUC1 ADC產品DXC-005是國內首 個申報該靶點的藥物。
目前,多禧生物擁有20余條不同研發(fā)階段的ADC藥物管線,適應癥涵蓋了80%的實體瘤和血液瘤,其中進入臨床階段的有6條管線。多禧生物還建立了完善的抗體發(fā)現(xiàn)、工程改造和生產工藝優(yōu)化技術,具有獨立從事ADC藥物研發(fā)與生產的能力。

多禧生物部分管線
圖片來源:多禧生物官網
樂普生物
2018年,樂普生物收購并控股上海美雅珂,獲得后者完全一體化ADC技術平臺,涵蓋ADC的研究、開發(fā)和制造的全過程。目前,樂普生物的研發(fā)管線中包括多款ADC產品,靶點涉及EGFR、HER2、CD20、TF和Claudin18.2。
其中MRG003是目前處于臨床研究階段的首 創(chuàng)靶向EGFR的ADC藥物,由靶向EGFR單抗與MMAE通過vc可裂解linker偶聯(lián)而成。MRG003目前正在中國開展單藥用于復發(fā)性或轉移性晚期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非小細胞肺癌(NSCLC)、鼻咽癌(NPC)等適應癥的臨床研究。根據(jù)Ⅰ期臨床數(shù)據(jù),MRG003用于mHNSCC的ORR為40%;用于NPC的ORR為44%,顯著優(yōu)于西妥昔單抗聯(lián)合卡鉑的治療方案。
MRG002是靶向HER2的ADC,目前正在進行HER2高表達乳腺癌、尿路上皮癌、HER2低表達乳腺癌、胃癌等大瘤種的臨床研究。
MRG004A是國內首 個靶向TF的ADC新藥,目前處于I期臨床階段。TF ADC對于三陰性乳腺癌和胰 腺癌具有很好的治療潛力。
除了實體瘤,樂普生物還布局了針對血液腫瘤的CD20靶向ADC新藥MRG001,劍指對利妥昔單抗原發(fā)性耐藥或聯(lián)合標準化療后獲得性耐藥的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
此外,樂普生物也在探索PD-1抗體(普特利單抗)+ MRG003或MRG002的治療方案,旨在挖掘免疫治療+ADC的新機遇。

樂普生物ADC研發(fā)管線
圖片來源:樂普生物官網
科倫博泰
作為科倫藥業(yè)的子公司,科倫博泰在ADC領域的探索已有十余年的歷史。其在ADC工藝、制造和質量控制方面得到MNC的認可,與默沙東已達成多筆合作交易,是首家將內部發(fā)現(xiàn)及開發(fā)的ADC候選藥物,向外授權給前十大生物制藥跨國公司的中國公司。
科倫博泰的ADC藥物涉及HER2、TROP2和Claudin 18.2等多個靶點。其中,靶向TROP2的ADC藥物SKB264目前處于III期臨床階段。它含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1)重組抗TROP2人源化單克隆抗體;2)含2-(甲基磺?;┼奏そ宇^的連接子;3)拓撲異構酶抑制劑KL610023,這是一種新型貝洛替康衍生的TOPO1抑制劑。
在2022年SABCS會議上,SKB264單藥治療晚期末線三陰性乳腺癌(TNBC)及HR+/HER2–乳腺癌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分別為43.6%及42.9%。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進治療TNBC的國內III期臨床,同時也在探索與免疫藥物聯(lián)合的臨床潛力。
石藥集團
石藥集團的ADC平臺由美國子公司德豐開發(f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采用酶法定點偶聯(lián)技術,具有穩(wěn)定性好、均一性高的特點。憑借高效的ADC技術平臺,石藥集團開發(fā)了HER2 ADC DP303C,Claudin 18.2 ADC SYSA1801、CPO102,Nectin-4 ADC SYS6002等。其中DP303C進展最快,目前已有3個臨床項目進入臨床II期。
SYS6002采用石藥集團專有的酶催化定點抗體偶聯(lián)技術,具有均勻的DAR分布、更高穩(wěn)定性的專有連接子等,能夠提高血液穩(wěn)定性及腫瘤部位特異性藥物釋放,從而獲得更佳的安全性及療效,SYS6002處于I期臨床階段。目前全球只有安斯泰來/Seagen的Nectin-4 ADC藥物Padcev(Enfortumab vedotin)獲批上市。
恒瑞醫(yī)藥
恒瑞醫(yī)藥的ADC技術管線豐富,其靶點涉及HER2、Claudin 18.2、TROP2、PSMA、B7-H3、HER3、TNF-α,未來將形成豐富的產品組合。
目前公司進展最快的ADC藥物是HER2 ADC SHR-1181,在分子設計上,SHR-A1811采用重組人源化抗HER2 IgG1單抗、可酶切的含馬來酰亞胺四肽(GGFG)的連接子以及DNA 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9106-IM-2偶聯(lián)而成,DAR為5.7±0.4。
從藥物結構來看,SHR-A1811的結構跟DS-8201類似,不同點在于,SHR-A1811在連接子和毒素的連接部分引入一個環(huán)丙基,酶切后payload的穿膜性和殺傷性更強,半衰期更短,清除效率更高,有望實現(xiàn)安全優(yōu)效的設計目的。
目前,SHR-A1811布局的適應癥涵蓋HER2表達或突變的晚期實體瘤、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結直腸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乳腺癌等。
從2000年以Mylotarg為代表的第一代ADC獲批上市到現(xiàn)在,ADC已經過三代發(fā)展。
以Enhertu為代表的第三代ADC,具有更低的毒 性和更高的抗癌活性以及更高的穩(wěn)定性等,為腫瘤患者帶來了更好的治療藥物。隨著生物偶聯(lián)方法、靶向抗原篩選技術及抗體工程技術的進步,未來將會有更好的ADC藥物呈現(xiàn)。
總體而言,ADC 對腫瘤治療的未來充滿希望,而中國必定是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
以上只是選取在ADC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中國藥企進行介紹,隨著ADC技術迭代和賽道的持續(xù)火熱,國內已有多家藥企入局,并且部分ADC產品已吸引了MNC的目光。作為ADC領域重要的種子選手,未來國內藥企誰將成為“領頭羊”,值得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ASCO2022透視全球ADC研發(fā)進展》,東吳證券醫(yī)藥研究,2022-06-08
2.《下一個PD-1!國內在研藥物超百個,ADC賽道憑啥這么火?》,21新健康,2022-06-20
3.《創(chuàng)新藥行業(yè)報告:創(chuàng)新時代大潮來臨,中國迎來新藥收獲期》,西南證券,2022-01-04
4. 各公司官網
 
                                 
                                 
                                 
                                 
                                 
        
     
        
     
        合作咨詢
                 肖女士
   肖女士
                 021-33392297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57
            
            
                    2006-2025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