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至凡目前持有于中國成立的有限公司廣州銘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稱銘康生物)的注冊資本人民幣94,452,874元,占銘康生物于本公告日期的注冊資本總額約51%。根據相關協(xié)議,集團將透過珠海至凡向銘康生物注資人民幣1.54億元。
銘康生物是一家從事生物藥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的生物技術公司。公司自主研發(fā)的銘復樂(注射用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為具有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特異性溶栓藥,于2015年在國內上市,用于發(fā)病6小時以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的治療;其用于腦梗死溶栓的適應癥于2017年獲得臨床試驗批件,并于2021年開展Ⅲ期臨床試驗(TRACEII)。截至2022年1月28日,已啟動61家研究中心,入組患者1362例。
石藥集團認為,該產品具很好的商業(yè)潛力,收購事項將進一步加強集團的產品管線,并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寒冬之下,藥企并購合作開始
去年,在A/H兩市,除中藥外,醫(yī)藥版塊跌宕起伏,在凜冽寒風中收官。
2022一開年,境況更是雪上加霜,醫(yī)藥股跌得讓人懷疑人生。昨天,藥明康德、藥明生物又因為一份“未經核實名單(Unverified List,簡稱UVL)”大跌。
在資本寒冬中,各企業(yè)面臨著不同的命運。
一方面,擁有絕 對創(chuàng)新優(yōu)勢的biotech仍然受到資本青睞,不缺資金來源。例如艾博生物去年融資高達十幾億美元,手上資金充裕。但還有更多biotech手上資金并不多,又失去了繼續(xù)融資的窗口,不得不考慮與其它大藥企合作,或者終止研發(fā)項目。
另一方面,能實現穩(wěn)定收入,現金流充裕的老牌藥企開始尋找新的合作項目,開始逆勢收購biotech。本次石藥集團收購銘康生物,將獲得新一代溶血栓新藥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商品名:銘復樂)。據悉,銘復樂臨床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肺栓塞和下肢靜脈栓塞的溶栓治療,單價在4000-8000元/盒 (1.0*10E7IU/16mg)。石藥集團控股之后,或許能得到更好的推廣。
“廣積糧、高筑墻”度過寒冬
創(chuàng)新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藥明生物陳智勝博士在昨天的直播中談到,醫(yī)藥行業(yè)比較特殊,即使市場困難,只要你足夠新,仍然能拿到足夠的錢。在整體市場不佳的情況下,人們更愿意尋找更確定的因素。擁有真正的創(chuàng)新技術,不愁找不到融資。
與靠融資燒錢研發(fā)的biotech不同,有“自我造血功能”的老牌藥企,在政策驅動下也紛紛轉型創(chuàng)新藥企。他們在國內醫(yī)藥市場基本盤穩(wěn)固,或許會在寒冬中“撿漏”。例如恒瑞醫(yī)藥擁有的貨幣現金達上百億,如果全面鋪開License in策略,足以買下很多管線。恒瑞也的確在這樣做,包括基石的CTLA-4、天廣實的CD20、萬春藥業(yè)的普那布林、瓔黎藥業(yè)的YY-20394。
當然,醫(yī)藥行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不僅僅是資本荒,還有政策的變革。
在國內,以帶量采購、國家醫(yī)保談判為代表的一系列醫(yī)改政策,給醫(yī)藥企業(yè)敲響了警鐘:要想在競爭激烈的醫(yī)藥行業(yè)長足發(fā)展,就必須“廣積糧、高筑墻”。但同時大家對國內創(chuàng)新藥天花板的預期并不高,希望國家能花更多錢投入醫(yī)藥行業(yè)。
在國際上,今年國產PD-1大考結果即將揭曉。陳智勝博士認為,現在做PD-1國際化要做到下面兩點:一是適應癥有差異化;二是臨床數據要好看。如果確實能滿足臨床未滿足的需求,在國外獲批是很可能的。
 
                                 
                                 
                                 
                                 
                                 
        
     
        
     
        合作咨詢
                 肖女士
   肖女士
                 021-33392297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57
            
            
                    2006-2025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57